关于举办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日期:2023-05-25 15:42:09  发布人:8000000554  浏览量:1175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持续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纵深推进学校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项目,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目标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全校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参赛项目要求

1.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双高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未注册或已正式登记注册的项目均可选择不同赛道组别参赛。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3.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组别报名参赛。每个参赛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含团队负责人),团队负责人需为学校在校大学生或毕业五年内校友。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8831日以后出生)。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教师不得作为参赛团队成员参赛(产业命题赛道除外)。

四、各赛道参赛规则要点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置有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产业命题赛道等。根据大赛规则,我校主要组织参加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相关要求另行通知)的比赛:

(一)职教赛道

职教赛道参赛项目类型主要包括创新类、商业类、工匠类三种类型,分为创意组和创业组两个组别。

1.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创新的改良技术,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2023519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

2.创业组。参赛项目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2023519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 5 年(2018 3 1 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校友(2018年之后毕业),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人在国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 1/3,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 51%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需要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根据参赛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和创业组三个组别。参赛申报人须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5年内的校友(2018年之后毕业)

1.公益组。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者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2023519日)前尚未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2.创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2023519日)前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发表,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三)产业命题赛道

根据国赛、省赛组委会通知,另行组织。

四、大赛组织

1.学校成立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勇担任组长,教学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科技处、产教融合办公室、团委、国际合作交流处、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分管领导为工作组成员。

2.大赛具体组织工作由创新创业学院牵头,各二级学院指定专人担任联系人,负责宣传发动、报名参赛、项目培育、校级比赛等具体工作。

五、工作安排

1.项目挖掘和培育阶段(202212—20234月)

本阶段主要进行宣传动员、组建团队,挖掘和培育项目,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撰写项目文本,启动系列培训。

2.报名与初赛(20235月)

各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

各二级学院在65日前完成报名并组织初赛,选拔推荐优秀项目报送至创新创业学院周瑜老师处。上报材料包括《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1)纸质稿、电子稿各一份以及各项目WORD版商业计划书纸质稿、电子稿各一份、PPT版商业计划书电子稿等。

所有学校重点培育项目均需经过二级学院初赛和推荐。

3.决赛与项目辅导(20226—7月)

创新创业学院牵头组织开展校级复赛和决赛,于620日前完成。同时组织开展培训和项目辅导,推荐优秀团队参加省赛、国赛。

六、工作要求

1.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广泛动员学生、教师积极参与竞赛活动。

2.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创新创业驱动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团队、教师工作室、创新创业社团等平台载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现挖掘高质量竞赛项目。

3.深入挖掘校友资源,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友创业项目参加竞赛,发挥大赛的品牌宣传作用,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

4.各二级学院职教赛道报名项目数不得少于在校生数的10%,红旅赛道报名数不得少于在校生数的1%

七、学校支持

1.校赛报名、比赛期间,学校将连续组织辅导会、报告、讲座等,讲解大赛规则、报名事项以及其他事宜。各二级学院如需单独辅导,可联系创新创业学院。校赛结束后,还将组织专门的训练营,对推荐参加省赛的项目进行指导,对其他项目进行培育。

2.大赛设置金、银、铜奖,优秀项目推荐参加省赛、国赛;设立优秀指导老师奖;设立优秀组织奖,奖励在大赛组织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二级学院。

3.除上述表彰外,获奖学生团队及指导老师还将根据教育部、教育厅及学校相关政策予以表彰奖励。校赛获奖项目,可申请直接入驻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已入驻项目参加省赛或国赛获奖的创业项目,可延长入驻时间1年。

八、竞赛信息交流渠道

1.校内赛官方QQ群号:930252916(指导老师及团队负责人加群即可)。

2.各二级学院联系人:

二级学院

联系人

办公地址

联系电话

化工学院

李英利

合一楼A515

15961166561

智造学院

唐洲

开物楼 A421

17798908070

建工学院

朱桂亮

建工技术馆316 

15295133850

检测学院

姜佳奇

知行楼A507 

18725039638

经管学院

代姗

合一楼C311

18761183562

设计学院

陈国锋

天工楼B415

13357891766

体育学院

王磊

体育馆212

13776848676

3.创新创业学院联系人:

项目咨询:仇志海老师(8633366513861184025

报名咨询:周瑜老师(8633366515951209263

通知附件.docx

创新创业学院

2022525

核发:8000000554 点击数:1175 收藏本页
分享到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33号 |  苏ICP备08012310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668号